成都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可简单地归纳为交换容量、离子平衡以及它们的水力学特性。这些性质将决定离子交换水处理的工艺及装置。对使用者来说,总希望树脂有较高的交换容量、很快的离子平衡、以及良好的水力学特性,离子交换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它的性能因制造工艺、原料配方、聚合温度、交联剂等的不同而不同,那么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能将包括哪些?
1、水溶性浸出物
将新树脂样品浸泡在水中,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可以在水中发现从树脂中浸出许多水溶性杂质,zui明显的是聚苯乙烯系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只要有几天时间,浸泡树脂的水就呈棕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水的颜色一般是由生产中残留的低聚物和化工原料形成。
浸出物的性质一般表现如下:
1)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浸出物呈阳离子性质,其中主要有胺类和钠。水溶性浸出物
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浸出物为低分子磺酸盐,这已为色谱法测定(浸出物的氧化物是硫酸根)所证明。低分子硫酸盐可溶于水中,不断从阳树脂中释放出来,它会污染阴树脂,因此必须控制浸出物的含量。
食品工业、核工业等对树脂的水溶性浸出物有一定的限制。随着人们对水质的不断提高,对一般工业所使用的树脂的水溶性浸出物允许量也会有所限制。
近年来,人们愈来愈重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水溶性浸出物的危害,并要求对其进行定量测定。因此,在新树脂投入使用初期,zui好先进行1至2周期的试运行,尽量清洗树脂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取出阳树脂,进行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以了解对阴树脂的污染状况。
2、含水量
指单位质量树脂所含的非游离水分的多少,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一定离子型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内的含水量是树脂产品固有的性质之一。它用单位质量的、经一定方法除去外部水分后的湿树脂颗粒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数来表示。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量与树脂的类别、结构、酸碱性、交联度、交换容量、离子型态等因素有关。树脂在使用中如果发生链的断裂、孔结构的变化、交换容量的下降等现象,其含水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从树脂含水量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树脂内在质量的变化。
将干态的离子交换树脂颗粒放在水中,它就会不断地汲取水分,一定时间后,其吸收的水量达到稳定值,此时的含水量称为平衡含水量。平衡含水量和树脂本身的状态有关,通常称平衡含水量为“含水量”。吸收了平衡含水量的树脂颗粒离开水环境置于空气中,颗粒表面还会附有一薄层水膜,树脂颗粒内仍含平衡水量。显然,水膜是树脂颗粒离开水环境时的机械携带,其厚度主要取决于树脂表面性质、水的粘度、颗粒和水相对运动的速度,另外树脂颗粒之间的空隙也会夹带水分。但是当树脂的水膜不断蒸发,水膜的完整性遭破坏时,内部水分就要逸出,久之就变为干树脂。由于树脂颗粒内外水分无法分离,如何除去膜外水及水膜水,而又能保持内部水分不损失是测定树脂含水量的关键。
离子交换树脂的特点:
1、溶胀率。树脂浸水之后要溶胀,它与交联度、活性基团、交换容量、水中电解质密度、可交换离子的性质等有关。树脂在交换与再生过程中会发生胀缩现象,多次胀缩树脂易碎裂。
2、耐磨性。反映树脂的机械强度。它应保证每年树脂耗量不超过7%。
3、溶解性。树脂内含有低聚合物要逐渐溶解,在树脂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胶溶。